■ 張夢潔
十一剛過,秋雨就夾雜著雪花隨著寒潮降臨內蒙古自治區正鑲白旗,宣告那里漫長的寒冬正式拉開帷幕。望著窗外越下越大的雨,國家統計局派駐正鑲白旗扶貧工作組成員、掛職正鑲白旗扶貧辦副主任蔣睿卻喜上心頭,雨雪意味著明年的牧草會有個好長勢,將有利于貧困牧民降低牛羊養殖成本,日子越過越紅火。 這要擱在以前,土生土長的南方人蔣睿本能地會討厭雨雪天氣。2019年8月24日來到正鑲白旗參與脫貧攻堅工作那天起,他的喜怒哀樂完全與草原掛鉤了。和他一起奮戰在草原扶貧一線的,還有同為1989年出生的國家統計局派駐正鑲白旗扶貧工作組成員、掛職查干寶恩本村第一書記的黃天河。 “這兩個后生是來帶咱們過上好日子的。”鄉親們的介紹,讓蔣睿和黃天河略顯靦腆之余,也倍感肩上責任之重。“輸血”救一時,“造血”度一生。如何在“授之以魚”的同時,更能“授之以漁”? 在黃天河看來,黨建引領扶貧,既能發揮黨支部統領全局的組織領導作用,更好地推動扶貧工作,也能通過扶貧工作歷練黨員干部,進一步提升組織工作水平,實現“組織強健、項目增收、百姓受益”的良性循環。 通過與嘎查村黨支部及干部群眾反復討論,工作組構建起黨建引領致富的幫扶新思路——“黨支部+企業+養殖基地+貧困戶”的扶貧項目運營模式。從一開始論證經營模式,究竟是個人承包還是集體經營,到如何通過規范化方式以保證各方利益?黃天河四處調研,天天撲在村子里常常忙得顧不上吃飯,才來這雖不到半年的他迅速打開工作局面。最終,通過為嘎查村擴建毛驢養殖基地,并聯系對接優質企業,注冊成立了“正鑲白旗寶恩畜牧養殖有限公司”。 當被問及為什么叫“寶恩養殖公司”時,黃天河激動地說,這個名字是村民們自發商議的。“寶恩”即是“查干寶恩本村報恩”之意,村民們是發自內心地感謝國家統計局多年來對村子的真情幫扶!公司成立后,合同當期實現集體經濟盈收5萬元,還解決該村貧困人口就業,形成了優勢互補、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。 6月初,一場為期3天的內蒙古正鑲白旗和山西岢嵐縣的特色農產品展銷,在國家統計局機關3個辦公區火熱進行。一進門,就看見蔣睿和黃天河站在展銷攤位前,正在賣力吆喝推介錫林郭勒大草原的特色產品。 談及舉辦展銷會的初衷,蔣睿笑言也是偶然。一天,當看到國務院扶貧辦掛牌督戰事項中的“消費扶貧”,他突然來了靈感,“正鑲白旗有很多農牧產品具有三個非常可貴的品質——好吃、綠色和獨特,比如錫林郭勒大草原放養的有機牛羊肉、風味獨特的蒙古奶茶等都是消費扶貧的潛力股。”于是,到北京舉辦一場正鑲白旗特色產品展銷會的念頭,就在蔣睿心中發了芽。 想起來容易,做起來卻困難重重。蔣睿坦言,這次準備參加展銷會有一半都是小微企業,一聽要去北京三天就直接打了退堂鼓,有沒有效果暫且不說,光食宿費就是一筆不小的負擔。還有后續產品宣傳、銷售渠道,都是擺在他面前的難題。 企業有顧慮,就爭取政策幫助他們解決食宿問題;沒有宣傳材料,就協助企業拍攝素材和準備產品介紹,再找專業的設計公司制作宣傳材料,打好宣傳牌;沒有銷售渠道,就找到工信局,聯系上一個線上銷售平臺,免費為參展企業開網店……最終,展銷會成功舉辦,4家企業當期實現銷售額3.3萬余元,有效地擴大了當地農畜產品的影響力。 目前,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、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。對這兩位同為1989年出生的統計青年干部而言,在正鑲白旗的這些日子,不僅是一場投身于脫貧攻堅時代大考的硬仗,更是一場身心淬煉之行。 作為統計干部,以前工作常遇到的貧困發生率、年收入等指標,對他們而言更多是一個個數字,但現在他們看到的是一個個生動的個體;是生平第一次想帶村民痛痛快快吃頓自助餐的愿望,是對于具體問題不會高談闊論而是接地氣想辦法解決的深刻轉變…… 10月17日,黃天河坐上到北京進行為期7天培訓的火車,村里的父老鄉親仍時時牽動著他的心。自今年年初來到村里的那一刻起,他的抖音簽名就改為了“查干寶恩本村寶寶”,他們的扶貧故事仍在正鑲白旗繼續。 |